撫寧區臺營鎮干澗嶺村:小香椿長成“搖錢樹”
近日,村民杜紅偉在自家地里采摘香椿。 河北日報通訊員馬嘉駿攝
河北日報訊(記者師源 通訊員馬嘉駿)近日,秦皇島市撫寧區臺營鎮干澗嶺村格外熱鬧,漫山遍野的香椿樹吐出嫩芽,精選、碼齊、捆綁……村民們利落地將紅香椿整理打包。
“這香椿是剛從樹上打下來的,看看多新鮮!贝迕穸偶t偉說,今年,她家里的香椿樹豐收了,預計能有600斤,頭茬香椿賣到了每斤25元,現在的二茬也能賣到每斤4元,預計至少收入6000元。放在以前,誰能想到這小小的香椿樹還能給咱帶來好收益。
和杜紅偉一樣,以前干澗嶺村村民只當香椿是平時飯桌上一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,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長在房前屋后、田地邊、山野間的香椿樹,還能成為大家的“搖錢樹”。
干澗嶺村地處丘陵弧形地帶,光照充足,加上氣溫、土壤適宜,得天獨厚的小氣候下自然生長的紅香椿,相較于其他普通香椿色澤更紅潤、口感更好。
近年來,隨著人們對原生態食品需求的不斷加大,干澗嶺村干部們發現村里特有的紅香椿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。于是,他們帶頭利用村里的閑置土地種植香椿樹,并有規劃地進行人工分植,增加苗木數量,帶領村民們增收致富。目前,全村紅香椿樹的種植面積已達500余畝,年產近16萬斤,每年4月中旬上市,采摘時間約1個月,每斤市價在2元至25元不等,村民人均可增收4000元。
5月5日4時許,56歲的村民杜國財早早起床,帶上工具到地里采摘香椿,這已經是他連續半個月早起了,但看著自家近7畝地的紅香椿一下樹就被搶購一空,老杜一點也不覺得累。
“香椿不摘就長老了,我得趁著采摘期多摘些精品,賣個好價錢,F在,種植香椿已經成為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!倍艊斦f,近兩年,家里的紅香椿成了緊俏貨,來自北京、天津等地的客戶都來收購,最遠還賣到了云南、內蒙古等地。
為規范香椿產業發展,干澗嶺村為村民建了香椿買賣集散點,便于客商集中采購。同時,在村里的組織下,村民還通過網絡平臺和短視頻等方式進行直播銷售,拓寬銷售渠道。此外,該村還打造“農業+旅游”產業模式,推動以休閑采摘、餐飲娛樂等為主的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,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。
“目前,我們已注冊了‘干澗嶺’紅香椿品牌,利用品牌優勢,村里的香椿產業已發展成為全鎮特色產業!贝妩h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杜偉說,隨后,他們將成立香椿種植合作社,統一采收、統一銷售,幫助村民規避市場風險,促進香椿產業提質增效。
來源:河北新聞網相關新聞: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,一切權利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