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思錄 | 整治“飯圈”亂象需形成合力
近日,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“飯圈”亂象治理的通知,提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、嚴管明星經紀公司、嚴禁呈現互撕信息、嚴控未成年人參與、規范應援集資行為等十項措施,并要求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,壓緊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,對“飯圈”亂象重拳出擊。(據新華網8月28日報道)
國家有關部門對“飯圈”亂象的整治舉措一再加碼,背后無非是因為近年來“飯圈”亂象愈演愈烈。隨著娛樂產業的不斷發展,加上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,關于無底線追星、“飯圈”互撕、拜金炫富的負面新聞不斷進入公眾視野。尤其是今年某綜藝節目粉絲倒奶打投應援、多位流量明星私德有損等娛樂圈丑聞相繼被曝,一次次刷新公眾的認知底線,整治“飯圈”亂象、凈化演藝界生態已經刻不容緩。
追星本無錯,也無可厚非。但如今應援打榜、刷量控評、群體對立、人肉搜索……種種“飯圈”痼疾亂象,嚴重污染了社會風氣。與此同時,畸形的“飯圈”不僅破壞了清朗的網絡生態,有的粉絲以及藝人行為甚至突破法律底線。
“飯圈”為何淪為“怪圈”?究其原因,“飯圈”亂象的出現是因為資本逐利偶像經濟脫韁失控。此次中央網信辦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“飯圈”亂象治理的通知,就如同一場“及時雨”,對重塑“飯圈”生態意義重大。這十項措施,聚焦“飯圈”亂象治理的難點、痛點、堵點,無論是從治理主體的涵蓋上,還是治理內容上都有所“升級”。比如,一方面涵蓋了粉絲、明星經紀公司、綜藝節目、網絡平臺等各方;另一方面對“飯圈”互撕謾罵、粉絲違規應援集資打榜、網絡平臺誘導粉絲消費、網絡綜藝節目“花錢買投票”等不良現象均提出相應的整改要求。整治行動范圍廣、力度大,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,彰顯了整治“飯圈”痼疾的堅強決心。
期待著這次力度空前的“飯圈”亂象整頓,能夠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。此外,也要認識到根治“飯圈”痼疾絕非一朝一夕之事。除了開展專項整治行動,還要注重在法律層面細化完善針對“飯圈”亂象的懲處整治措施,制定切實管用的法律制度,形成合力。如此,才能讓病態的“飯圈”徹底涼涼,營造清新有序的行業生態。(賈夢宇)
相關新聞: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,一切權利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。